首页 > 资讯 > > 正文
当一位导演决定极致温柔——评《本杰明·巴顿奇事》
2023-02-25 02:55:37 哔哩哔哩

逆行的钟和每分钟心跳两千四百下的蜂鸟。


(资料图片)

“《本杰明·巴顿奇事》是一部奇幻电影。”这像是一句对本片简练的介绍。

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发现自己对这部电影的认知也存在着所谓“奇幻”的感觉:

此片导演大卫·芬奇是我很欣赏的电影人,在其dark soul的鲜明个人风格加持下,通过冷峻夹杂诡谲的叙事洞察人性的深渊,而此片虽有残酷,但总体基调却温暖含情,似乎与他一直以来的“狠”劲格格不入;

同时,在“返老还童”这样一个高概念设定下,相较于着重刻画这种奇幻感,电影反倒平实地讲述了主角本杰明一生的故事,某种程度上和普通人别无二致。

第一次看这部电影的我,空有“奇幻”之感的似懂非懂—— 一个“越活越年轻”的故事足以概括了吧,心灵鸡汤很励志,温情桥段有感动,留存下的观影痕迹是浏览豆瓣短评后笔记本上的几句 ,之后束之高阁(物理上的,也是心理上的),仿佛电影最后杂物房里不再使用的大钟,被洪流淹没也无人问津。

这个故事在我的记忆里被搁置了,如同它从小说到电影被开发出来的多年历程中常常受到的冷落一般,尽管它本身其实相当宏大,讲述着恢弘的时间、纵使周遭万物都改变仍规律运行的时间,若有机会讲好亦可谓之伟大。

于是缘分又一次落到了时间本身上。幕后故事里,本杰明的故事蛰伏多年等到了搬上荧幕的好时机,

而自己,在经历了时光洗礼,人生似乎进入了一个更成熟的阶段时,准备好心情的我再次进入了这个故事,这一次,也许是折服于时光,也许是收获了成长,在芬奇的柔情慢调里,我努力地读懂,深深地感动。

大卫·芬奇以及他的感知魔力

我好像已经经历了一生,但我却不记得了。

我一度认为《本杰明·巴顿奇事》是一部不那么芬奇的芬奇影片,但如今思考,芬奇是在合适的时间,用成功且颇具个人所长的办法影像化了这部电影,足显功夫,足见功劳。

回看他的作品序列,《七宗罪》《十二宫》是残忍的,揭示正邪之间的灰暗地带,需要看官给出自己的答案;

《搏击俱乐部》是反叛的,打破约定俗成自定江湖规则,众人皆醉我独醒;

《社交网络》《消失的爱人》是讽刺的,将反派置为主角,快节奏叙事下你似乎在结尾处暗自认同并化身成了原本讨厌的他们。

《本杰明·巴顿奇事》似乎截然不同。它没有选择那种反叛阴暗的路子,故事开始也结束于一个婴儿,80多年的故事涌动其中,更多时候,含情脉脉与积极向上让我们如沐和煦春风。

2008年金融危机的心里余波下,这位一贯黑暗的导演贡献的是悲悯众生的普世感动,在全球收获好评和票房。

早在1922年,这件“奇事”作为一则短篇小说诞生在菲茨杰拉德笔下。1988年左右被好莱坞发掘,至此开始了成为电影的长跑,几位著名编剧轮番操刀六七版剧本,斯皮尔伯格、泽米基斯、汤姆·克鲁斯都曾赫然在主创之列。但无奈技术限制,这个故事被一拖再拖。

时间来到2002年,编剧杰克·芬奇因癌症去世,他的儿子大卫在感叹生死无常之时,似乎共享着多年前一位故事主人公的相似心情——1992年,这位年仅30岁的青年才俊刚刚推出其处女作《异形3》,机缘巧合下结识了这位本杰明·巴顿。

“对于任何人而言,这都是印象深刻的经历。”

我们难以确定芬奇在电影制作纪录片中的这句话是在描述故事,还是在形容他自己,但可以确定的是,父亲的离开激发了他内心的感动、创作的冲动,银幕上的巴顿指日可待。

导演的功绩之一在于选角。

千禧年之后,CG技术迅速发展,在特效先锋公司工业光魔工作过的芬奇永远不忌惮于尝试新电影技术,他“看不见的高明”的特效运用在电影中八面玲珑,新颖的CG、细致的化妆及服装、置景配合让男主角布拉德·皮特的同一张脸在各阶段的本杰明身上活灵活现,创新解决了最初创作者们想找到5位演员来饰演同一个人的难题。

另一个让创作者头疼的问题是叙事节奏上的。

几乎所有人都承认这是一个平铺直叙的故事,菲茨杰拉德在原作中似流水帐的记述,不可避免的会影响观众观看时的耐心。

我自己也思考过关联性不强的一系列事件对整体表达的意义。直到芬奇讲述的一段制作经历启发了我:

在故事的前期制作阶段,当主创们聚在一起讨论故事时,他们从剧本上渐渐说到了自己身上,分享起一段段亲身经历:初吻、初夜、整夜宿醉……芬奇笑语:“一群人说着他们自己的生活真的很有趣。”

是啊,你我不就是在这些极富体验感的细节中逐步获得了对生活的体悟吗,这一切使我们定义自己,形成对他人的印象,又怎么不算人生最真实的形态,怎么不意义非凡?

细看之下,大卫·芬奇其他的个人风格也在本片中得到了延续。

例如他完美主义式的镜头操控(摄影机运动平滑稳定、精准传递信息;人物动则镜头动;定镜头留足表演空间等);对文本的理解及细节的打磨;对演员的调教(经典的“一场戏拍上几十遍”;被芬奇称赞“stunning”的男女主角皮特和布兰切特,在他们各自最好的年华,贡献了精彩的表演)……

芬奇通过各个艺术部门的配合,使电影能在跨度极大的不同时空都准确传递了相对应的情绪。

在讲好故事上,导演居功至伟。

本杰明的故事最终不可避免的透露出对生与死的悲凉感,这一层面上也切中了芬奇电影一以贯之的核心思想。

我想,当我们谈及大卫·芬奇在这样一部突破自我风格的电影中的“感知力魔法”时,主演之一凯特·布兰切特的一句话在此语境下恰如其分:

“大卫是一个愤世嫉俗的人。当一个这样的人讲述一个关于心灵、关于爱的故事时,整件事就变得很奇妙了。”

以新奥尔良之名述说爱与成长

’晚安,本杰明’‘晚安,黛西’

对导演塑造故事的感知魔力有更深理解后,重看《本杰明·巴顿奇事》时,我看到的是老道的芬奇,以学院派的精细,将近三个小时的篇幅描绘得丝毫不觉冗长。饱满的细节赋予了电影值得反复咀嚼的韵味。

这种韵味着重体现在它尽可能还原了菲茨杰拉德笔下美国南部,以及在此土地上滋养着的人们之间温暖的爱的连结。片中人们操着绵软慵懒的南方腔调,亲切自然,似乎漫不经心,又觉爱意环绕。

本杰明原本来自巴尔的摩,创作者在拍摄时调整到了新奥尔良——同样是历史气息浓厚的海港城市,当地的税收政策也利于控制预算。

新选址同时赋予了生逢其时的设定:

影片中时刻出现的那场飓风,对应着真实发生在2005年袭击新奥尔良市的卡特里娜飓风,使整体成色上多了几分马尔克斯笔法:魔幻现实主义维系着真实与虚构的边界,最后风暴淹没一切,黛西说出最后一句“晚安本杰明”,一切尽失,唯有爱与时光坚不可摧。

菲茨杰拉德对南方的偏爱让他笔下的众多人物都属于这共同的精神故乡。新奥尔良,本杰明与黛西的土地,那里阳光普照,那里爵士萦绕,人们拥抱祝福,由衷祈祷。 

本杰明的一生,你很难一语概之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但它无疑关于出走与归来,始终被爱牵绊,收获成长以至释然。

这个“老男孩”生于一战结束绚烂的焰火里,他航游世界,历经俄国暴雪和战争炮火;他的挚爱黛西看过纽约的繁华,在巴黎舞动身姿,独自疗愈由意外造成的伤口。

“我见过那么多的风景,最终还是选择满心奔向你。”他们终于还是回到了家乡,在人生的中点相遇,在属于自己的土地上一分不早一分不晚地恣意相恋,直至分离,直至老去。

至此,奇事方显韵味悠长。

奇幻造梦语境里关乎现实的柔美童话

你前进,我倒退,我们爱彼此一整个曾经。

同样讲述“你一生的故事”,《本杰明·巴顿奇事》不可避免的被人与《阿甘正传》进行比较。

后者流畅精巧,节奏更引人入胜,我们随着阿甘跑过大半个美国,亲历一段段历史,匠气却也浑然天成地传递社会议题和政治指涉,在主角传奇的一生中获得某种超凡体验感的快乐。

而在本杰明这里,正如前文所言,时间是缓慢流动的,变化是不经意间的,它大气自然,极致梦幻也不失现实关怀。

历史上的电影艺术开始于“火车进站”那一瞬间的超现实,之后开始了它漫长的造梦历程。于是返老还童成了可能发生的事,人们能够在影院里避世地享受几小时的奇幻。阿甘的经历像寓言,而这却是成人童话。毕竟是童话,只有你愿意相信他才会美好;

超现实本质上还是关乎残酷的现实,美好会褪色,人们会离开,生命会消逝,你可以像疯狗一样吠斥其不平,但最后也得接受。真实发生在美国社会中危险的飓风和失落的股市与影片形成了巧妙的互文。15年前的2008,我们像主角在特定时刻的相恋一样,与影片在正确的时间相遇。电影的现实价值放大了,给深陷绝望的人们带来了希望。

这就是时间的魔力,电影的魅力。

主创们了解到菲茨杰拉德的创作初衷是出于幻想,也许是受马克·吐温那句“生命总是开始于最美好的时刻,在最糟糕的时刻结束”的启发,以倒转生命的方式劝诫年轻人惜时而行。

电影则增添了另一层思考,本杰明的一生处处透露出平凡的伟大,这种伟大比阿甘的诸多巧合更贴近我们的生活,是一种关于生命本身、可感受和延续的伟大。

感谢芬奇,以一位优秀导演的视听功力成功造梦,以惯常的凌厉展现了残酷的那一面,又选择用温柔氤氲整个故事,反哺现实。

唯有时光,轻巧留痕

于时间的长廊上你再也不等我。

《本杰明·巴顿奇事》的核心在于时间,它打破了荧幕和生活的界限,于幕前幕后展现着时间的伟大。

时间提供了太多种可能,让故事焕发光彩的可能,让我们读懂自己的可能。

——在重看电影的不久前,我在几年中第一次回了一趟老家。此行最大的目的是去看望我的奶奶。长期朝夕相伴我成长的奶奶在高三开始前的那个暑假,为了不影响我紧张的学业,结束了多年与我们同住的生活,选择回乡养老。

时光的玩笑在不久后到来。去年下旬,在我们还在讨论回去探望她的计划,哪知半个月后,她开始出现精神分裂症状,大部分的记忆消失,身体状况极速摧垮。

当我步入老家的房间,她几乎已认不出我,只是在听到亲戚谈论我上大学的情况时,脸上少见地浮现惊喜的神情:

那一刻的她,也许记起了我;那一刻的我,明白自己没能跑赢时间。

——前文提及,1992年,初露头角、刚有机会接触到原版剧本的大卫·芬奇,根本无从得知他的父亲会在十年后被诊断出胰腺癌,并在一年后去世。

据导演自己的回忆,父亲的离开是难以形容的,那是一种比孩子降生深刻得多的经历:

你不想在那间病房里多待下去,却也舍不得亲人如此快的闭上眼睛。

这一切,都源自于复杂矛盾的爱,一种无法计量的情感,一种你不得不去面对的事情,一种使自己不得不变得更坚强的事情。

穿越时光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你是情难自禁还是后知后觉,得与失、来与去的一切一切,都最终归于时光,无尽的时光。 

如此恢弘的主题,没有敏感而成熟的心灵无法共鸣。这也解释了年少之时的我只能像白开水一样平淡的初尝,留不下太深的印象,只有也必须在历经世事之后,透过泪水朦胧的眼睛去看,如品尝醇酒般回味。

时间的力量还在于,它改变我们于无形,以一种矛盾的方式迫使人学会成长。

芬奇总能在故事中发现戏谑的落脚点,他在纪录片中像是讥讽地说着“是的,这部电影最后所有人都死了”,但长于嘲讽的他仍选择了以歌颂爱、鼓励坚强的上扬基调为电影收尾。

我自己一度在很长时间内轻视了此类平实但真挚的影片所带来的精神力量,认为它们不够跳脱,缺乏新颖,但轻狂褪去、成长之后终于被当年所忽略的东西打动。

爱、成长、生命还有你和我,在时光的改变下,戏里戏外都呈现着这种一体两面的复杂感。由此我们感叹时光的摧枯拉朽,也唯有它能够轻巧留痕。

有些东西,是亘古不变的。

当被爱人问及每一天都更年轻一点是什么感觉时,本杰明踌躇了,

他说:“有时候我很难觉察到自己身上的变化。”

是啊,时光永远是无声惊雷,以作于细微且成其宏大的方式作出改变。

以一部电影去展现时光的惊天动地,本身是一件极富野心的事。

《本杰明·巴顿奇事》,这个在时光中发酵的作品,努力地去做到了。

于是我们感谢此片,感谢其“雕刻时光”的能力,以细节打磨描绘出恢弘变化,用最动容的方式令众生省思。

本杰明的故事结束了,可生活还在继续。

愿平凡如你我,在面对不可逆的时间和不可知的命运之时,坦然向前,亦可活出犹如主角光环加持下的非凡人生。

谨献给我的奶奶,所有我爱着和爱我的人们,以及时光本身。2023.02

x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