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 正文
武汉最大地铁站换乘更便捷了
2023-07-03 10:26:16 凤凰网

6月28日,徐家棚地铁站8号线站厅,地面上张贴着导乘地标,指引5号线、7号线、8号线乘车方向。


(相关资料图)

长江日报记者李永刚 摄

长江日报记者陶常宁 通讯员曾斯 袁永华

“换乘标志比原来清楚多了。”6月28日下午,来自孝感的夏女士一家在武汉徐家棚地铁站从8号线换乘5号线,沿着地面张贴的导乘标志,顺利到达5号线站台。

武汉最大地铁站乘客大多为了换乘

徐家棚站是5号线、7号线、8号线换乘车站,总建筑面积7.4万平方米(不含物业区),是武汉市目前正在运营的体量最大的一座地铁车站。

徐家棚站呈工字形,为地下5层结构,负一层是5号线、8号线站厅及商业区,负二层是5号线岛式站台和5号线、7号线换乘通道,负三层是8号线侧式站台和5号线、8号线换乘通道,负四层是7号线站厅,负五层是7号线岛式站台。车站共有18个出入口,已开放12个。

目前,徐家棚站日均客流集散量约2.67万人次;换乘客流约22万人次,其中5号线约8万人次、7号线约7万人次、8号线约7万人次。也就是说,每天经过徐家棚站的乘客大部分是为了换乘。

车站大、方向多导致换乘时间较长

由于徐家棚站面积大、方向多、换乘路线长,导致换乘时间较长。比如,多次有乘客反映从8号线站台换乘7号线用时8分多钟、从5号线和8号线前往7号线的导向标志不够明显等问题。

以主题教育为契机,用好调查研究这一法宝,武汉地铁集团负责人多次带队实地走访地铁车站、深入座谈,听取乘客意见建议,用共同缔造理念打造美好地铁。同时,通过开展“地铁知心日”等活动搭建沟通桥梁,收集乘客意见建议。调研中发现,徐家棚站存在引导标志连续性不够、换乘导向识别度不高等几类问题。

武汉地铁集团将该问题列入领导班子领办民生实事项目,分解任务,细化方案,压实责任,组织专班对徐家棚站导向标志进行优化,切实把调研成果转化为解决问题的具体行动和提升地铁精细化服务的执行力。

优化换乘导向标志方便乘客

负责标志改造工作的武汉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客运三中心工程师邓汝龙介绍,导向标志优化工作秉承“标志简化、指引清晰、便捷出行”的原则。

之前,1号线、3号线换乘站宗关站,3号线、6号线、7号线换乘站香港路站,均试点连续指引标志做法,准确清晰地指引乘客按照目标线路进站或换乘。专班人员确定了徐家棚站标志改造工作,引用之前的试点经验,结合车站站厅大、分叉点多的特点,提出更新标志做到长、大,连续指引还能“拐弯”,以增强主要方向流线引导。

“我们希望统一换乘路线,培养乘客换乘习惯。”邓汝龙说,车站换乘客流大,途经5号线换乘空间小。为避免流线对冲,减少乘客换乘时间,目前利用夹层空间优化8号线到7号线的换乘路径,避免乘客绕行到5号线站台换乘。

8号线的线路色为编钟青色,部分标志在灯光照射下颜色较浅。针对这个问题,调整了标志的文字颜色并增加了边框,使之在具备规范性的要求下更有辨识度。同时,将继续深入研究,实现地、柱、墙、顶标志立体融合、综合布置,减少重复性和无效指引的吊挂标志,增设部分墙贴、地贴,使导向指引更加简明扼要。

截至目前,徐家棚站设有吊挂类、贴附式、悬挂式、嵌入式、门架式、灯箱等六大类标志,共计1600余处。

地铁5号线、8号线徐家棚站值班站长聂珊珊介绍,在服务方面,一直坚持贯彻“以乘客为中心”的工作思想,努力践行“用心、贴心、知心、精心、暖心”的“五心服务”,并结合调查研究收集到的乘客反馈,主动探索创新,创建十佳车站,设计出“乘车路线指引板”“车站简易布局图”“乘车路线卡”等一系列标志优化举措,推出一体化联动引导的便民服务,为乘客提供更好的出行体验。

车站导向标志是帮助乘客明确方位、便捷出行的重要手段。在建设、运营工作中,要以乘客为中心,不断优化完善,提升标志的指引性、美观性、艺术性,为乘客美好出行传递地铁温度。

“徐家棚地区未来将是武汉最大的商圈之一。作为在此处的地铁车站,徐家棚站的服务要有前瞻性、时效性。”武汉地铁集团负责人表示,服务乘客要全方位思考,覆盖每一位乘客。每个人的需求不一样,特别要考虑不熟悉地铁的乘客或外来旅客的需求,为他们量身打造服务。下一步,武汉地铁将在徐家棚站等车站试点通过VR等技术手段探索推出让乘客坐地铁更加方便快捷的方式方法。

x 广告